尊敬的各位伙伴:
十年前,当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,一个问题始终萦绕在我心头:我能为这个时代留下什么?
或许答案就藏在我童年的记忆里——邻居家堆积如山的旧书被撕碎、漂白,最终化为纸浆;老家那条流淌了千年的河,在短短几十年间干涸消失。城市大量闲置书籍的浪费,城市周边水资源严重污染,山区文化资源严重不足。这些画面让我痛心,却也让我明白:“每一本被丢弃的旧书,都是未被点燃的火种;每一座缺乏书籍的乡村,都在等待一束光;每一条被污染的河流,都应该恢复它原有的清澈。
于是,2015年,我放弃了稳定的工作,用十本书起步,创办了万卷图书馆。十年坚守,初心不改。从社区角落的第一个共享书架,到如今覆盖七个社区的”门口图书馆,邻里读书人”网络;从一个人的坚持,到200多名志愿者的同行;从50场全民阅读活动的温暖传递,到累计回收20000本旧书(相当于挽救了50棵大树,减少约9吨碳排放。)这些数字背后,是我们对”低碳阅读,共享文明”最朴实的践行。
今天,万卷图书馆已发展成助力全民阅读的公益平台。它是“一座桥”,让城市的6000本旧书跨越山海,成为大凉山、宁夏、贵州孩子们手中的珍宝;它是“一粒种子”,通过300小时志愿服务孕育出50场阅读活动,让1000多个家庭重新发现阅读的快乐;它更是“一种绿色生活方式的倡导”——在社区的共享书架前,老人带着孙辈借书还书,年轻人用闲置书籍交换思想,”门口图书馆”正让阅读真正融入邻里日常。
我们的未来依然坚定:继续扩大”邻里读书人”网络,让1000个共享阅读空间成为全民阅读的毛细血管;用更科学的图书循环体系,让每本旧书至少延长3年使用寿命,持续为地球减负;最终,我希望这个源于环保初心的故事,未来可以站上WISE教育奖的舞台,向世界证明:中国普通人用十年坚持创造的绿色阅读革命,值得被看见。
这本手册记录的不仅是我们的足迹,更是一份邀请函。当您翻开它时,您已经参与了这场文明的接力——无论您是个人,还是组织的代表,您的支持都将让”旧书变宝”的魔法持续发生:每1000本书的循环,就是10棵大树的生机,5吨碳的减排,和无数孩子眼中被点亮的星光。
因为,每一本书都值得被珍惜,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照亮。